论坛风格切换
 
  • 14277阅读
  • 104回复

科技书店再发帖——我和“96200”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12-06-22
Re:Re:回 63楼(不老石) 的帖子
引用第71楼96200于2012-06-22 21:21发表的 Re:回 63楼(不老石) 的帖子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对!
丰收五载,也许更好些。~ C1B3VG  
gq_7_Y/  
这样看上去就合理多了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12-06-22
回 6楼(不是女人) 的帖子
真顺口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12-06-23
回 6楼(不是女人) 的帖子
我觉得不是女人写的很有文采,比张……写的好多了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12-06-23
pG,<_N@P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 b2]ym  
ur/Oc24i1n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ov\Ct%]  
lq>*x=<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UfK4eZx*`  
e  Z@Gu  
张玉琢 &Q'\WA'  
tXf}jU}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lQh E]m>+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2j8Cv:{Nn%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w',-+@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sTKab :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WdTbt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v'` F*6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4r_!>['`"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xNC* ]8d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Y;+PAy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5wzQ?07T_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oLpnjJ(,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F3r S6_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9"WRIHt'c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
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W$z#ssr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y0scL7/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gW"#ZjL){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I$aXnd6)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
。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YH ETI~'j.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J1S@-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W;fH&r)d@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
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9M1a*frxZ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qxf+#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aC`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Q<RT12|`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m%"k5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8s QQK.N(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X!U]`Qh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K H>Sc3p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_wm~}_Q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 `xISkW4%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McT\ R{/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2-8YSHlh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ky'|Wk6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W[!%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a<f;\$h]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beJZ pg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
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J*}VV9H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nnfY$&3A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i'Y-V]->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v$t {o{3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8iYL`3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2yl6~(JC+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g/OI|1a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W:`5nj]H9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NlA*\vco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6b%`^B\  
Z -pyFK\  
l*QIoRYFW  
———————————————————————————————————————————————————— Qe2m8  
- waX#U T=  
中国出版 tegOT]|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rU; g0'4e  
《中国出版》 c*.G]nRc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mf}bTiS  
2011 年5 月上18 D",A$(lG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k!Vn4?B"k  
&[NVP&9&U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hX0RET  
pt=7~ +r  
文/ 张吉响 G+ :bL S#:  
AiY|O S3R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2#'rk'X,K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J%R-{U9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 d~B]65t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L&:M8xiA~$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d>YmKTk"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2qR^Hd&5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G{ F6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 L\-ZWq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L|0F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5XzrS-I+X@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GMEw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GrRuT<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ifb<T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SCN =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_MP' 0QP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d-hbvLn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O!]8k`1$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XXXl jh6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I_:t}3s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j'k8^*M6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uPFRh~ (b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Cu'!h_n L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G5!|y#T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JAK[o8i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B`LD7]ew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i B%XBR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VWm A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dj3|f{kg{  
相对较弱。 ~;}\zKQKE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K06}[J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Lqg] Fd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n] tlk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kVWGDI$~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US E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d1%_R|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ah 4kA LO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gr GhN q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FgfttES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f%&<,i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n>K^rA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A)OdQFet(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X`bm*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fG<Dhz@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Mg#`t$ u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9Kc0&?q@D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U%Dit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1W*V2`0>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sGhGwr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SxMxe,.|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0xN!DvCg>.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DD2a du^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2: N;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o(:{InpV%A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 $qMhT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gLea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mRwXN*Izw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XxhsPFv  
收,致富发家。
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sjSi;S4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YQN.Ohtv*F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 t*33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Z#CxQ D%\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
、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b"= KQ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3b#L17D3_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M#ZT2~+CT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j0AwL7  
冗长的分析
、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M#`{>R|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AX_=a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sa #|Y$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L?C\Q^0"`G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yU*u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syU]Yk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 =y;L:S\p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a/#+92C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YFG-U-t3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NK8<= n%"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T]^?l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jz|VF,l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N"S3N)wgd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Cm^Yl p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
。经营活动常常是 J(4g4?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2>g^4(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t5%TS:u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Fxku<z7|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9`&?hi49nK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HHZ`%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S3ErH,XB.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48`#"xy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a-Bji?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Kr S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4=ihB9+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YmOldR9v(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gRHtgR)T3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E\ tL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z3clUtC+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Z?-;.G*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64SW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9LxhPi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e_IFISC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8IeI0f" l)  
倾向性明显。
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JXf*IJ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 [%jj UU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kl=xu3j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qy*s3 j'M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b,9@P&=:2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 ILc*2O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2v4W6R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ebz zzmwo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SBC~QD>L+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1y 7y0V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fB5t;~E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X|,["Az 8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Xj%,xm>}!u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Pv~:gP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5Wo5 n7o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5U !>,fT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YDW|-HIF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L"4]Tm>zq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jg?bf/$s  
的重要因素。
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Ps5H5Qk;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W(^ 6p!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V DG|>#[!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nkTYWw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0s*P G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u<eO FI+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lbd(j{h>4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X2LV&oi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vlvvi()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Fp}?xX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Cb4_ ?OR0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UnP|]]o:I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ka/nQ~_#<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uN8/Q2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8.-(-/;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 E^U6@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I4ebkPgf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oI*d/*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36nyu_h:R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DjY8nePyE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_wo6/J5+D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P`tyBe#=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aoM JJq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Fq1^ 8qa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0fA=_=A,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hv3;irK]&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B& "RS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Kg2$lu(_`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KyjyjfIwH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cU7 ja[^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a%v>eXc  
省力
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hzv3F9.x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EBpYi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N0nj`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
,尽管 >G&^?5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r 1$mBi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V n^)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oZ|ZkZ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Zd$JW=KR]l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0iF-}o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GtC7^ Z&E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a s(;]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0.E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Yd4gaY\o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C\OECVT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P :qz2Hw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pp<E))&R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nX)f'[ 7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o OQ'*7_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9{zQf!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ewpig4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Z/gsCYS3F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J&|\m(e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vT<G3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F.68iN}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N\'TR6_,b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ZvH?3Jy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Yc|uD-y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M0g\ $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7_KXD#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S#mK Pi+3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U_S1>0n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CG.,/]_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g>_OuQ|c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mzz$`M 1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b;*c:{W)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f9a$$nb3`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EZ/ ^nG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otJF3zw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W+K.r?G<j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Q3 pUT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Xo\S9,s{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lJT&e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X5 3|Y;=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v$;@0t:;#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Nu&D#Ph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Je 31".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St+ "ih%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Od-Ax+Hp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G#KB'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W tVf wC_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5[Ha^?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fgmSgG"b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S@Iw;V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Dm^l?Z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oPsK:GC`U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S>K3(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NCn`}QP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6Kp}_^|z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H$@b`)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S.@^%7fO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ADLMj`F|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w:Ra7ExP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 <sE`>)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jQ|:I7y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S',S-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e?P%wqB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9n"V\e_R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3J=DCtS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57<Di!rt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eIJ[0c b}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x}|+sS,g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kc@L`7s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I>aGp|4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Wxn#Rk#>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modC6d%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dZDK7UL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W5rx8a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85D? dgV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3+~.,X9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MK42,\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0p `")/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SB/3jH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ke\[wa_!6b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W+\?~L.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t!:)L+$3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O@wK[(w^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lH6fvz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2>3Opt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o<rsAe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8~c;RWG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nE$ f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JKN"3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j;+["mi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xp^ 7#`MJ?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BjR.xMv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e1UITjy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l|q%%W0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WL1\y|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7h`^N5H.q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ser+Jt=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H99xZxHZ{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ceG&,a$\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nA+F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A? r^V2+j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F,&)X>:l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g hys1H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eF5;[ v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6OtVaT=}<O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G|*G9nQ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vY_e DJ~'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XXm'6xD-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K"w%n[u)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bcn7,ht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z\5 z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bb1  f/C%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rai%T/rL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q;z8 @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I0_Ecp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03_pwB)^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E8=}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mf9hFy* <4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j8a[ (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 ^s$ <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g YUTt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c0ZaFJ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7 >bMzdH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N&m_e)E5c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w/E9EJ)3A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lE'wfUb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XgFga)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qnXTNs ?b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B`1kGEx .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IN[uQ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6<K1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d@ (vg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j^nu|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QD4:W"i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c% g M1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Du!._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9@'4P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1 ;BiQ  
S/7l/DFb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12-06-23
张吉响张老板,你说你自己把稿子翻来覆去往外投也就罢了,怎么还把尊夫人玉琢老师也给拉下水了呢,好歹玉琢老师也是小学人民教师一名,你这样做,让她老人家以后如何面对学生啊?难道夫妻店一定得合体双修么?! o(fyd)t  
yb?|Eww_o  
如图,重复部分已经用色笔做了记号,由于耐心不足,没有全部标出,大家随便看看。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12-06-23
看看整整一早上帖子 真够长的 想劝劝 数字 打人不打脸 揭人不揭短 谁还没个隐私 每个虚荣的时候啊 我看到此为止吧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12-06-23
大美辛集,省直辖城市!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12-06-23
还在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