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Qo[=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My \&0-
,bmiIW%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Cv{rd##Y8
M^r1b1tR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g Gg8O? Z
HCb7`(@
张玉琢 %&Z!-k(
gsc/IUk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rb)Y;WQt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a.431gi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T'\lntN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CSys62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4CkF\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mn*.z!N=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eN>=x40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q ]rsp0P2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yt+xWV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F&w~
UT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BI;in;Ln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GL#E"[&'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 1[H~5N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whPTc0P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
R])u5c'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5LhFD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4xT(Uj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hc>hNC:a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PQ@(p%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T.U\,om7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rU8%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e.\d7_T+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qRzWL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Hh$D:ZO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vrGRZa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g> K$m^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s2z/h0H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P3g\:>W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y M , hF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I6YN&9Y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GUmOK=D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Z'W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M^mS#<
!y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
tj[*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oQ8W0`bZa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wi:]o o#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luv;X^%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1IOA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3 _:yHwkD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E x?!\9R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j
?/T7a^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jFw?Ky2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W)<us?5Ec5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M,e_=aq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4 >K2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1P3^il7
p:k>!8.Qho
W: cOzJ
———————————————————————————————————————————————————— O]m,zk
zjM+F{P8
中国出版 Sq-mH=rs]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O9p8x2
《中国出版》 s=~r. x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s~]Ri:7~
2011 年5 月上18 r@"Vbq%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rxIfatp^
vhT
te
|(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7nlel
6T"[M
文/ 张吉响 3tS~/o+]
cQu1WgQ
G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mcb0%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h<6@&yzp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xxTf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t'O\n)M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P
et0yH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j9) Z'L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_4owxYSDke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pn!lK;^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2diO=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_tb)F"4V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1@+pf/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O,|1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w80g)4V+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xV~`sqf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0>Z/3i&?<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8c
`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n:y M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0#G&8*FMN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h/V0}|b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m-5Dbx!j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sD\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zYYc#N/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KxGK`'E'r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E>KV1P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n_)d4d zl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IBQmm(+v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z|OQ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Ts|&_|
相对较弱。 bf'@sh%W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B:&/*HU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AjGj*O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H;G*tje/M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Q6RBZucv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5=.,a5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kE UfQLbn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wB?;3lTS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Goz9"yazg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7od!:<v/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yd;GOt)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zJx(2yG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cDxjD5E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C \H%4p1r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PZf^r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72&xEx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jToA"udW/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KFLIO>hE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lwkg8WC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F,P,dc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qdL;Ii<Y0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Uc42i7n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e4nKh],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v.O}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n_v|fxF1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S)}mG_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sC+2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bMxzJRrNg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9-Qub+0o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B+*F?k[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K
{!eHTU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8D;>] >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F4e<=R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zRD{"uqi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d;
oaG (e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z4&|~-m,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4 rw<C07Z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PLw;9^<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G}bYq^(I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p(v+j_ak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Tr(w~et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E{~{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3E+u)f lmB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w~;1R\?|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p=IZY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5a9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gK
9@-e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Cc]t*;nU_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jQj`GnN|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G3OqRH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9`@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7 H.2]X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0
2!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0{@E=}}h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F9]GEBLr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Hp8)-eT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elJLTG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g&\
A1H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Y)$+9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zo7Hm]W`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lmp0Ye|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rts@1JY[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mmu{K$9}I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s0E:hn: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n3g3(}Q0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xj?MgdNL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G;yf]xFd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ZxwI< T:&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SlLX\>p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
N?
`l6<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0V}%'Ec<e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Z8 1]>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L/
F!Y%=;[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rKg5?
.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ql2>C.k3L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_(e{Mf)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2Af1-z^^K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k,0JW=Vh>|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QzbRF5R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cIw)ScY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r'rvu'/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Ih{(d O;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R}#?A%,*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fGG?}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3(}W=oI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V'mQ{[{R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q+@ #)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C^2Tql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wZ0$ylEX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POb5]p0
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v|/2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U`"
Xx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w=rh@S]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eCxpb..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CFO]9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Ymn_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eXc`"T,C.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2Vr F~+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omSK-
T-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f]qPxRw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qYl%v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3i.U028]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1Vp['
&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Eii)zo8Xd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VdR]fk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AX!,<!G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dArg
'Dc4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N~rms
e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bfVKf}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Vge9AH:op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X) owj7U;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jRmv~]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 'j
7Ra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y['$^T?oP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pyq~_Bng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uM*.]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2h@/Q)z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jri=UGf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ye1t96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gH,^XZe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Z0`Bn5
省力。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P@`@?kMU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L NJ*?b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qdx(wGG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尽管 3T'9_v[Y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_Q t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r?ZrbSbz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tl*>d~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Cvf[H1+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P bj &l0C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7ykpDl^ @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D2# 3fM6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2>Xgo%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_x:+{06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_}ft-*w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T]sv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3Zo8.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h
rW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ks^2D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f1rP+l-C<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k^w!|%a[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QaH32(iH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e}Q|pF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v/1R1$e1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hPB[ [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Ovxs+mQ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eBFsKOtu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
1F.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tL7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k-Hy>
5;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sy.
FMy+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Kyq/'9`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etMQy6E\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D(H@3qA@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e!%6Qq3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vYuwaWG=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
!=q.4b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l:-$ulAx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i==
Tp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3,8<5)ds*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p`fUpARA!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Sz|6 P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F/
tGk9v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Yf!)owh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bX Q*d_]WT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QpR8
G-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W;4rhZEgd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RAs
t1q7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R=n!Y$F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c`80@\*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c$Z3P%aP'V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v,I4ozDx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b(Zh$ 86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ve49m%NQ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fa//~$#"{L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bJ4} )P&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6ey{+8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P7 H=Yf&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b}HLuX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h64
<F3}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s{\u
\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i,Eo-[Z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C< 3`]l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vO`~rUA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g`i?]6c}jt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93Kd7x-3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Zgt8/.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V<}&:y$(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oz
: & #+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M5iU@A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T`mG+"O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M+j V`J!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RP9 #P&Qk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V^
;2u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u-K^xC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2Nrb}LH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w[YiH $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H/@7>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iH<:wLY&J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4W5[1GE.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J&CA#Bg:w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84j6.\,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ox;Q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pX
8TzmIB0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Z@2^> eC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H*51GxK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O{R)0&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HL]8E}e\"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B5{ wSr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t6DgWKT6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 r1cW7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j#
G4A%_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 |bIPa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rE$0a-d2B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4NcszEN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8s16yuM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 Xm!i(i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BpBMFEiP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o9tlO)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_6~Fi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mE=%+:o.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cc- liY"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l/VCEZP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Kd w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lHerEv<ja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6hp>w{+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O?L6Ues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O_OgTa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L{1MyR7`I+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p{X?_ F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q4=Gj`\43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7y6V*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eL&fC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T&+*dyNxMK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f8 E,.$>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PvF3a`&r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iY?J3nxD-: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k@(}CN_*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f@yInIzRJ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ha,DlN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WVyk?SBw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vX1 8
]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_zt)c!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idcC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OIJNOu I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N iw~0"-V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eocq Hwbv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U+T:S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1O\nngR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N!!=9'fGF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Z_Dy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opsjei@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i]x_W@h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Vl'Gi44)3"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O8'vp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H c,e&R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yAD-sy +/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Gf71udaa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 GYrPf$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Jx@_OE_vp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gr1Nc
Hu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q>z!\4
#0$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