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737阅读
  • 12回复

致初级摄友:怎样选择第一台单反相机 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5-30
— 本帖被 辛天堂 执行置顶操作(2008-05-30) —
当你看到动物园的水禽湖边,植物园的花丛草地里,许多人都端着“长枪短炮”的时候;当你挤在看展览的人群里,发现漂亮的模特怎么也不对着你的卡片机微笑的时候;当你对车友会某帅哥拍摄的,光影错落、色彩生动的风光照片赞不绝口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过“我也该有一台单反相机了”呢?

展会上的长枪短炮,以及人丛中的卡片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单反相机。

    -你有没有想过要买单反相机啊?
    -没有,我想买个卡片机。什么是单反相机啊?
    -就是我经常拿的那种又大又黑的相机。……
    -哦,我知道了,太大,还丑。

    以上是前两天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段对话,当然,上面的回答显然不能作为单反相机的定义,首先,又大又黑的相机不都是单反;其次,单反相机也有香槟色的,也有比非单反相机更小的。

索尼的香槟色单反α300

    单反相机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英文全称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简称SLR),单镜头?对,这种相机工作时只用一个镜头。难道还有工作时用两个镜头的?对,看吧:

双镜头反光相机

    “单镜头”就是相对于上面这种双镜头相机来说的,因为工作的时候只用一个镜头,所以我们通过取景器看到的视野,跟相机拍摄到的画面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这就是单反相机最重要的特点。那么,双反呢,其实很简单,一个镜头用来取景,另外一个镜头用来拍摄,也就是说相机拍到的画面跟我们通过取景器看到的画面不是一致的。

单反相机中的反光镜

    说完“单镜头”,我们再说“反光”。由于单反相机只有一个镜头,通过它的光线既要成像,又要用来取景,而取景窗和感光的胶片(或图像传感器)又不在一起,所以它需要通过一个反光镜来改变光路。上图演示了反光镜在单反相机成像和取景过程中的状态。

紧凑型数码相机尼康P80

    现实生活中,在单反相机之外,我们现在见得最多的是小型数码相机。由于体积往往较小,不能更换镜头,所以这种相机也叫做Compact Camera(紧凑型相机)。这种相机除了极少数还有旁轴光学取景器外,大多数的光路结构没有单反相机这么复杂,都通过显示屏取景,拍摄和取景状态下的光路是一致的。
[ 此贴被五洲数码在2008-05-30 21:04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05-30
我猜,版主终于有了想入单反的念头!恭喜中毒!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05-30
介绍详细。楼主辛苦啦。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05-3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5-30
能拍照就行啦 ,再说了 还是摄像机好   
[ 此贴被五洲数码在2008-05-30 20:39重新编辑 ]
不求富贵惊天,不求名声震地,但求茅屋不漏、布衣常穿,三两知己朝夕相谈。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5-30
要知道,买相机只是玩单反的一个开始。套机镜头光圈不够大,拍人像背景不够虚;出门一趟好几天,没地方充电,备用电池还是有必要买的;装上手柄之后,相机好看又好用;闪光灯当然不能少,室内拍摄必备啊……这些都是你开始为单反花钱的理由。

用途各异的各式镜头

    1.镜头。往往有“人像镜头”、“人文镜头”之类的说法在耳边徘徊,而单反套机镜头则被称作“狗头”,其间的差距不言自明。而我们要说的是,收藏和使用是两回事,不少影楼用EOS 300D套机很多年,一样也能拍出让摄影师和顾客皆大欢喜的照片。而花高价钱买了“大眼睛”人像镜头,最后苦于总是摆脱不了大头照圈子的摄友也不是没有。谁说广角不能拍人像?谁说狗头不能拍大片?还有一个问题,买了好镜头之后,自然对更好的机身有了念想,从此,关于消费的一个螺旋理论又得到了印证。

备用电池

    2.备用电池。对于单反相机来说,套装的电池支持500幅以上的拍摄多数不成问题,如果需要长期在外,不方便充电,备用电池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有多个电池,不要留着一个长期不用,觉得用完了这个再用新的吧,可能那个时候新的也成了老的了。

安装上竖拍手柄电池盒的索尼α200

    3.竖拍手柄电池盒。从这个长长的名字我们就知道了,手柄为了竖构图时候拍摄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供更多的随机电量而设计的。不过有些手柄并不能提供更多电池仓,功能就仅限于手柄了,这是需要在选购之前慎重考虑的问题。

尼康的小型外置闪光灯SB-400

    4.闪光灯。各品牌的闪光灯多是专用的,比如索尼的闪光灯根本没法直接安装在佳能的数码单反上,只有对应品牌的闪光灯和机身配合才能发挥出色的补光效果。而对于入门级别的数码单反相机用户来说,外接闪光灯的购买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内置闪光灯可以在不少场景下获得一定的补光效果,而通过一些闪光挡板、反光措施,也能使内置闪光灯的性能得到提升。

快门线

    5.快门线,也就是有线的快门遥控器,它对于低快门速度拍摄非常有意义,因为这可以避免手指触动快门按钮而引起的机身振动。不过,一般数码单反相机都有延时自拍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快门线的功用。

数码相机清洁小工具

    6.相机清洁工具。对于单反用户来说,一套清洁用具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无法保证相机什么时候就不那么干净了。气吹、刷子、专用镜头纸(布)、清洁剂等都有用处,不过一定要注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清洁剂和布直接接触镜片、CCD(CMOS)等脆弱部件。

    此外,还有一些三脚架、摄影包、数码伴侣、存储卡等这些附件我们也可能用得上……有人说买一个单反就像娶一个老婆一样,这话一点都不假,娶之前怕看错了人,娶之后怕伺候不好。所以,选择你的第一台单反至关重要,多看看媒体的评测内容,多跟现有的用户交流,总是有好处的。我们也希望这篇不太短的文章,能对大家选择第一台单反相机有所帮助。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5-30
什么样的单反更好用?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机身操控性问题。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操控性主要包括机身操控界面设计和菜单系统两部分。机身操控界面设计无外乎操控和监视部件是否够多,是否易用。理论上讲,在一定范围内,相机的操控部件越多,越利于提升拍摄效率。而菜单系统的条理和外观,也可能影响拍摄者的使用感受。

单反相机的参数拨轮

    1.参数拨轮。往往位于机身前后的两个参数拨轮是决定一个数码单反相机级别的符号,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参数拨轮的数码单反相机不如有两个的高级。因为两个参数拨轮分别控制曝光的不同参数,自然更方便。但是现在的低端数码单反相机几乎都只有一个参数拨轮了,拍摄时需要通过按钮和参数拨轮的组合来完成一些操作。

单反相机的控制面板

    2.控制面板。是否有机身顶部的控制面板,对于拍摄控制来说意义在于拍摄者是否需要频繁地开启菜单或者通过打开液晶显示屏来查看相机状态,因为机身顶部的控制面板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是不需要背光照明的,功耗很低。

单反相机的专用功能按钮

    3.专用功能部件。这些部件包括按钮、选择开关等。这些部件主要用于设置那些需要频繁更改的参数,通过专门的部件可以快速完成设置,显然比通过菜单设置要省事很多。

自定义控制菜单

    4.菜单系统。对于那些没有太多操控部件的低端数码单反相机来说,很多操作需要通过菜单来完成,所以菜单的布局和风格都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佳能的中高端相机表现非常出色。而对于具有较多操控部件的机型来说,菜单同样重要,尤其是自定义功能菜单,它提供可选的操控方式,有利于让相机更符合拍摄者的使用习惯。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5-30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少年前,单反相机不用装电池,没有自动测光功能,需要手动过片,手动对焦,但那个时期仍然有很多经典的照片流传于世,艺术水准至今无法超越。笔者没有多少资本怀旧,但是需要奉劝大家的是,要相信“相机后面的脑袋比相机重要”。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往往都有一些比较先进的功能,而且在市场上呼声很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多重要,我们尽可能的理性地分析一下。

    1.实时取景。实时取景功能是奥林巴斯为数码单反相机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一时间掀起了普天之下,单反必须实时取景的热潮。这项功能当然非常有用:在特殊的拍摄角度下你终于可以解放身体,而不用别扭的蜷着身子去取景了;躲在人群后面你终于可以将单反相机举过头顶来构图了;或者拍摄微距照片的时候你就可以放大画面来确认对焦了。

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

    但是实时取景功能在各个产品身上的表现良莠不齐,显示屏规格、实时取景状态下的自动对焦、取景画面的放大等都是需要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常用实时取景对图像传感器寿命和成像性能不利,除非实时取景使用专门的传感器。

    2.宽容度优化。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在不同的状况下能对宽容度进行优化,是有利于保留细节,或者提升画面对比的。但事实上具有这项功能的单反相机宽容度是否更大,我们将在后续的测试中详细探讨。

宽容度优化功能可以帮助获得更多高光细节

    3.高感光度降噪。高感光度降噪功能可以让原本毛躁的高感光度照片变得质感平滑,但必然会带来画面细节损失,否则为什么不悄悄地降噪就完了,还让设置这项功能干啥?另外,数码相机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色彩也会发生偏移,这不是降噪功能可以解决的问题。

高感光度降噪后的照片效果

    4.照片风格设置。这项功能存在的目的大概正是为初级摄友准备的,它大概就是把图像处理软件的部分功能移植到了相机里。如果你是一个修图高手,非常热爱图像后期事业,你完全可以忽略这项功能。

不同照片风格设置下的照片效果

    可能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功能,或者是基础的,比如包围曝光、光圈预览等,或者是还没成气候的,比如脸部识别。基础的功能其实非常有用,而一些新奇的功能,就看你用来做什么了。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724899059/infocenter#!app=4&via=QZ.HashRefresh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