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757阅读
  • 34回复

绝了:给自己进来看个相,就知道是否能大富大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01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今原文加译文呈现,供大家一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5-07-02
均为转载。对传统文化,宜取“扬弃”之态度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5-07-02
陈抟简介

  陈希夷(?~989)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名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陕西人、西洛人、四川夔州府人诸说)。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则亳州真源县似为其出生地。而北宋太宗、真宗时(976~1021)人李宗谔又称陈抟为“普州崇龛人。”

  显德五年(958),成州刺史朱宪陛辞赴任,世宗令赍帛五十匹、茶三十斤赐抟。

  陈抟将五代十国的统一寄希望于赵匡胤。据说赵氏登极,他闻讯大笑坠驴曰:“天下这回定叠也!”入宋后,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召见。第一次在太平兴国初年,太宗待之甚厚。第二次在太平兴国九年(或雍熙元年,984)。据《太宗实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书记载,陈抟复至汴京,以羽服见于延英殿,太宗甚为礼重。因语宰相宋琪等人曰:“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入华山四十年,度其年近百岁人,且言天下安治,故来朝觐,此意亦可念也。即令引至中书,卿可试与之语。”宋琪问:“先生得玄默修养之道,可以授于人乎?”陈抟答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术,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世?今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之表,博达今古,深究治乱,真有道仁圣之主也。正是君臣协心同德、兴化致治之秋,勤行修炼,无出于此。”宋琪等表上其言,太宗更加敬重。十月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令有司增葺华山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精研《周易》,著有《无极图》、《先天图》。其学为周敦颐、邵康节所继承发展,对宋代理学颇具影响。端拱二年(989)卒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5-07-02
       【原文】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译文】骨格与其位相辅相成,血色与气色互为表里,这是确信无疑的。知其善而守住善道,有福之人可以锦上添花;知其恶而不去做,有祸之人可以转祸为福。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5-07-02
       【原文】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译文】凶蛮泼辣的悍妇,多因嫉妒成性,晚年一定孤独无靠;卖淫为娼的奚婆,定是性情乖戾轻浮,年轻时行为浪荡。为什么欺辱丈夫?显然是淫行;为什么没有子嗣?暗地里伤人。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5-07-02
       【原文】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赀财盈筐,决然勤俭持家。

  【译文】贫苦中无怨言,会受到婆娘两地的褒奖;富贵还能勤俭持家,一定满堂荣庆。府中奴婢成群,主人一定是宽宏待下;家中资财丰厚,主人一定是勤俭持家。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5-07-02
        【原文】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能掌万金之重。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译文】有威严的女人天命大,可封一品诰命;少修饰的女人宿命大,能管理大的家业。多言好胜的女人,即使有后代也必受伤克;尽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还能旺子。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5-07-02
        【原文】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译文】为什么有些人看着是好苗子却成不了才呢?因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为什么有些人只得到虚名虚利,人生没有实际的结果呢?因为自以为很有才,且德行有亏或行动跟不上。说到妇德女相,首先要沉稳安静,从来淑女都不是贵在才能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