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5gPNC
老人一辈子勤俭持家乐善好施。 !>>$'.nb@~
i~K~Czmok+
为了争取更多人走上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她接受组织的安排,嫁给了一名刚刚起义的伪军队长。此后,她不仅担负起对丈夫的思想教育任务,还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潜入日伪军据点送情报促成伪军起义。这位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女战士,就是河北辛集籍87岁抗战老兵曹清捷。 bZ3CJ f&mE
M.|hnGXN
曹清捷,女,1928年7月12日生,束鹿县(现辛集市)小辛庄村人。1944年2月入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多次潜入日伪军据点送情报。1951年后,先后在石家庄市兽医站、获鹿县(现鹿泉区)工业局、获鹿县兽医站工作。1975年,调到石家庄地区卫生学校工作。1983年离休。 :U r%.0
&=02.E@
以媒体之名致敬老兵 ,
/ 4}CM
[=V8
时光荏苒,七十年弹指一挥已是盛世;沉烽静柝,民族危亡关头的呐喊在历史中回响。本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的抗战”系列报道,请健在的抗战老兵们亲口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让后人铭记那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如果您是一位亲身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或您的身边有抗战老兵,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 s[xdID^3.
(/qY*
?
16岁女党员听从组织安排与起义伪军队长结婚 {?5EOp~
60`y= !?f
束鹿县(现辛集市)小辛庄村的曹清捷,十来岁时加入了村里的儿童团。查路条、送情报……这个十多岁的女孩子做起工作来有板有眼,格外的认真、负责。 (q
+Q.Q
Ma{|+\Q.Z
1943年8月,束鹿县一支有36名伪军的小队在队长薛济生的带领下起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后来这支队伍改编为八路军抗敌大队。 Qz<v. _
-O(.J'=8
“那件事是冀中抗战史上让人振奋的大事,被人们称作冀中首义,也正是在这支队伍的感召下,很多据点的伪军陆续开始起义。”曹清捷说,他们小辛庄村是抗日县政府所在地,薛济生和他所带的那支队伍的英勇故事乡亲们耳熟能详。 dX+DE(
y
j5$Sm
1944年2月,16岁的曹清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天后,县委书记宋干和区委书记冯国强找到了曹清捷,要给她安排一项政治任务。“就是介绍我和薛济生结婚,让薛济生安心参加抗日工作。”曹清捷听说过薛济生的事迹,但突然让她嫁给这个起义的伪军队长,“我一时却还是接受不了。” Q@d X2
q=96Ci _a
随后,组织上多次与曹清捷谈话,希望她能够接受这项任务,做好薛济生的思想教育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肯定要服从组织的命令,我便与薛济生同志结了婚。”曹清捷说,从结婚开始,她便经常与丈夫谈心,叮嘱他绝不能再走回头路,再给鬼子当汉奸欺负中国人。”
3FNj~=N
C}+(L3Z
曹清捷说,薛济生也是苦出身,每次回答都特别坚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吃再大的苦,也不会再回头伤害自己人。’” OsC1(
'4@
eQC`e#%
进据点劝降伪军 面对鬼子盘问面不改色
4[Oy3.-c
_k
~bH\(
两人结婚后,曹清捷便跟着薛济生参了军,成为了抗敌大队的一员。 `0.5aa
3!Be kn]
除了抗击鬼子,薛济生带领的抗敌大队还有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劝说束鹿各据点的伪军起义。 *Ru
Uf
&,e@pv c3
曹清捷说,她曾多次去附近的据点给准备起义的伪军送情报。“第一次是去薛济生曾经呆过的小舟据点,我把写有情报的纸条塞到鞋垫下面,脸上抹上锅底灰,来到了小舟据点,找到了早期已经打入据点内的自己人李同善同志。”曹清捷说,当时李同善同志的处境很危险,她带去的纸条嘱咐他,一旦有异常可见机行事,“那是第一次送情报,心里十分紧张,但那次任务很顺利。” ky!'.3yoI
;Vp&f%u+v
第二次是去范家庄据点送情报,那个据点除了驻守着伪军外,还有一队日本鬼子。曹清捷以伪军李队长家媳妇娘家亲戚的名义,来到范家庄据点。曹清捷说,她这次的任务是询问伪军李队长何时起义,“可刚见到李队长,还没来及说话,两名拿着步枪的鬼子兵便进了屋。” /jS
m4 4aKqw)
看到曹清捷这个陌生人后,两名鬼子特别警惕,端着枪,用日语责问李队长,她是谁。“李队长说我是他媳妇娘家的妹妹,这才把两名鬼子打发走。”曹清捷说,两名鬼子走了没多久,又来了两名鬼子,“这两个鬼子比上次问得更详细。” R \`,Q'3
/]+t$K\cBq
曹清捷一口一个姐夫的叫着李队长,而李队长也一再解释是妻子的妹妹,才把鬼子打发走。“当时情况特别危险,一旦李队长倒戈,我就有生命危险。”曹清捷说,面对鬼子的两次盘问,虽然她内心很害怕,却保持着冷静,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才没让鬼子看出破绽,最终脱了险,“等回家给家人讲起有惊无险的遭遇,把大家也都吓坏了。” \UNw43EL
VK$+Nm)
1944年底,范家庄据点李队长带着30多个伪军起义,加入了抗敌大队。 n'M}6XUw
0'L+9T5
那段时间里,曹清捷经常出入附近据点送情报,配合抗敌大队动员伪军起义。 8dL(cC
i(U*<1y
丈夫带20个战士出去一夜 抢了鬼子6挺机枪10支步枪 !sR`]0
V2.MZ9
一拨拨伪军弃暗投明,在束鹿、无极、晋州等地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据点的伪军纷纷与薛济生的抗敌大队联系起义,抗敌大队得到了迅速扩张。“1945年,薛济生的抗敌大队壮大到了600多人。”曹清捷说。 z&-3H/
{0Leua
有一天,薛济生风风火火回到家中,告诉曹清捷要出趟远差,天亮才能回来。“他走时带着20个战士,从村东口出的村,我当时既担心又害怕,一夜没敢睡觉。”曹清捷说,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薛济生带着战士从村西口回了村,“他们身上有血,却没有人受伤。” @x{;a 9y
D, 3x:nK
曹清捷一问才知道,这一夜薛济生带着20个战士,穿越了日军11道封锁线,徒步280里地,偷袭了石门(现石家庄)敌伪北救济总署枪库。“他们打死了5个日本鬼子,7名伪军,夺取了6挺机枪、10支步枪,以及很多军用品。”曹清捷说,回来后,薛济生特别兴奋地问她,“看到我的抗日决心了吗?” NEJ
Nu_Z
Y9PG
自此之后,曹清捷对薛济生便更加放心了,薛济生在冀中地区的名声也大了起来。“有一次鬼子得知薛济生与我结婚住在小辛庄,便发了疯一样闯进了我家,但是我们全家都已经躲进了地窖中。”曹清捷说,日伪军将家中值钱的东西全都抢走了,带不走的全给砸光了,“还把我们俩结婚时的照片搜走了。” ^-=,q.[7
$9hOWti
从此,曹清捷的名字不能再用了,她只好改名叫李耀芝。 RQe#X6'h
T[<9Ty'^
抗敌大队在薛济生带领下,战斗力也特别强。“薛济生双手用枪,作战总是冲在最前面,所以他的部队也特别勇猛。”曹清捷说。 (U|W=@8`
"G4{;!0C
1945年5月13日,饶阳方面500余名日伪军向安平撤退,上级命令抗敌大队与地区36区队在安平与饶阳接合部的崔安铺设伏,打掉这股敌人。“战斗打响后,日军一个装备精良的中队,向薛济生带领的抗敌大队猛烈反扑,眼看鬼子就要冲上阵地时,薛济生从机枪手手中夺过机枪,站在阵地上向鬼子扫射,鬼子死伤一片后又退了下去。”曹清捷说,由于薛济生端着机枪暴露了目标,被趴在地里的鬼子的狙击手打中了脑盖骨,负了重伤。 ,Hj=]e2?
"J[Cr m
曹清捷得知情况后,赶忙来到了位于安平的战地医院。经过抢救,薛济生的生命保住了,却落下了手脚哆嗦的后遗症。 lW>bXC
Gia_B6*Y[
随后的几年中,曹清捷不离薛济生左右,照顾着这位战斗英雄。 nnr(\r~
I.(/j
1949年,薛济生旧伤复发去世。“那年他25岁,我21岁。”曹清捷说。 kyY tL_SD
CZbp}:|
节俭持家乐善好施 RYvS,hf6z
}1(F~6R
H
8月11日下午,记者见到曹清捷老人。曹老一脸慈祥,说话前总会先露出笑容。 4;&(
L\n_q6n
曹老说,老薛去世后,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日子过得清贫,我却靠着节俭的习惯,把两个孩子带大。”曹老说,不管她过得有多么节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ri\r%x
6.K)uQgjmv
1975年,曹老到石家庄地区卫生学校工作后,还经常关心和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常常从家中给孩子带一些生活用品。 {},GxrQm
a&y%|Gs^f
曹老的女儿也提到,她母亲最大的特点就是乐善好施。“母亲看到别人挨饿受冻,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艰苦年代,母亲常常是自己吃不饱,也要给这家邻居半碗饭,那家邻居一个馍。有几次把舍不得给我们吃的香油,一勺一勺救济给别人。”曹老的女儿还说,老母亲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抗战老兵的高贵品格,她也深受母亲这种精神的影响,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E-!`6
B d\p!f<
记者离开时,曹老还说,而今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她希望每一个人都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转自《秋实》论坛) ql8CgL
MNJ$/l)h
F;MFw2G
g{a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