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天罪行之八:让大量安全有效的廉价药消失 1 m)WM,L
VP|ga}(
在顺价加价15%和零差率政策下,有回扣的药品淘汰掉无回扣的药品,回扣大的药品淘汰掉回扣小的药品,大量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经典老药逐渐被赶出医院市场,从市场上消失。让大量的伪新药占领市场,这些伪新药价格虚高几十倍,副作用大,疗效差,摧残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 pDGX$1O"
^-,
aB
在低价药日益短缺的情况愈演愈烈,备受社会质疑时,发改委出台低价药目录,允许低价药可以在日均使用费用(化药3元、中成药5元)标准下自由定价,但是在加价率管制政策下,这些药品的价格即便是涨到极限,在现有基础上上涨10倍,回扣的空间也不具备竞争力,不会有什么销量。 W}<'Y@[,
,O[HX?>
滔天罪行之九:伪新药盛行,让每年两百亿的创新投入成为坑害老百姓的助推剂 wf4?{H
jG"n);WF
在加价率政策的倒逼下,为了高定价,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搞所谓的“创新”近年来我国审批了1万多个新药,都是根据行政化全包体制下“高定价、大回扣”营销模式的需求设计出来的,都是来自于药品生产企业营销部门的创意,不是药学专家研制出来的,实际上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新药,全是改头换面的“伪新药”,企业劳神费力申报“伪新药”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定高价,类似的情况还有申报独家品规和名目繁多的科技奖项。 >4gGb)
rkF]Q_'`t;
由于回扣的大小决定着药品销售的多少,医生明知是“伪新药”,也会大处方,这是“伪新药”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这些“伪新药”国家每年还以“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投入几百亿元,巨额的财政投入都成为坑害老百姓的助推剂。 Y
)kO"
|IbCN
滔天罪行之十:让药品生产经营行为扭曲,破坏了我国药品生产行业的正常发展 ;(cqaB
_5F8F4QY`
在加价率政策的倒逼下,谁不高定价,谁就没有回扣空间,谁不搞回扣,谁就死路一条。在谋求高定价的过程中,药品生产企业可谓费尽心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搬动了省长和书记。为了套取用于回扣的现金,药品生产企业普遍通过虚开原料、包材、餐饮、差旅、广告宣传、交通、会务等费用发票来洗出现金,偷逃所得税。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精力不是用于药品的研发和生产的管理,而是用于公关政府、贿赂医生,整个行业乌烟瘴气,极不正常。 #
$&!)13
a#iJXI
滔天罪行之十一:让药品流通企业只能通过为医生回扣逃税洗钱,倒买倒卖税票、做两套账,让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长期处于“多小散乱差”的状态。 k_p4 f %9
'eNcQJh
在加价率管制政策的倒逼下,药品流通行业倒买倒卖税票、逃税洗钱极为猖獗,因为这种洗钱的方式比生产企业直接洗钱的成本要低很多。大量的药品流通企业,完全靠过票生存,这是我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多达13000多家、个个都能生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