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427阅读
  • 2回复

[[原 创]]东朗月村/ 也侃一回“刘秀走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5-27
— 本帖被 aning 执行加亮操作(2016-05-31) —
Z;S*fS-_  
                 :G^`LyOM  
i*_KHK  
g8XGZW!  
    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刘秀踏冰渡河处麦饭亭里思旧食》 *U54x /w|  
    报道说“滹沱河北岸又添两处人文景观——“刘秀渡河处麦饭亭,成为正定古城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并说,这两处人文景观,是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由石家庄某房地产公司投资60余万元兴建的。 }(E6:h;}~  
    不免勾起了我记忆里那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刘秀走国的故事。 z9HQFRbo[  
V-=$:J"J'\  
A&9l|b-"  
                                         1 dGIu0\J\$  
    王莽篡汉,刘秀起兵争夺天下,在河北地区争夺地盘时,曾有一段时间,兵败势孤,被一名叫王郎的军阀追杀,到处逃跑。 g) v"nNS  
    只因这刘秀最终登上了皇位,这一路的落荒流窜的落难史,就被后人誉称为“刘秀走国”,并杜撰出一个又一个神乎其神的故事来,极尽美化之能事。 <zZAVGb4I  
    这刘秀走国的故事,其编撰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为每一个故事都搜寻并打造出一个承载的平台,或山或水、或村或寨,或草或木、或虫或兽。这些具体的背景映衬物,就设定在你的身边,就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这种奇巧的构思,再加上玄妙的情节渲染,就裹挟着人们对刘秀产生了一种神秘感,使故事也就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就奠定了广泛接受、久远流传的基础。 X 3L9j(  
    官方为宣扬刘皇帝是真命天子,皇权神佑,对刘秀走国的故事,大肆的渲染着。 [tMf KO  
    地方为使自己和这位坐拥天下的皇帝套上关系,拼命逢,对刘秀走国的故事,一路的吹嘘着。 w#F+rh3  
    百姓为窥奇猎胜,茶后消遣,对刘秀走国的故事,在街巷中侃着、聊着、传说着。 3N+P~v)T'  
    在长时间的流传演绎中,不少故事就有了妙趣横生的情节,就产生了趣意悠然的效果。 o 9wg<LP  
    于是,这些刘秀走国的故事,就形成了广为传扬之态,就造就了久远流传之势。而这一势态,一下子就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直至今日。 N/{A ' Wd  
    如今,随着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和经济利益的搭车利用,这些故事还要继续的渲染下去—— @+1E|4L1vf  
Z55,S=i  
.ET;wK  
                                               2 77i |a]Kd  
    刘秀走国时,也曾在辛集地域内,东奔西突,南躲北藏,在一处处村落和草木之间,也就演绎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和传说。(当然,那时候还不可能叫辛集) <O5;w  
    在东朗月村往北偏西,约2000米就是明了村,据说,就是因刘秀走国时,连夜奔逃至此,恰好天色微明,后来这个村子就更名为明了村了。 kTi QO2H  
    在辛集,和刘秀走国相关联的村庄还有许多。 $%r|V*5  
    刘秀被追赶至一村,撒马逃跑,此村遂更名为撒马营。 @hzQk~Gdi  
    刘秀途经一村时,仅剩下了一匹战马,遂得名孤马营。 6xL=JSi~  
    刘秀逃至一村,将草帽丢于此处,该村遂名草帽庄。 `4}!+fXQ  
    刘秀为躲追兵,曾藏身一处柳丛之中,就有了东柳科(棵)、西柳科(棵)。 *, *"G?  
    刘秀路过一村,干渴难熬,竟神奇的徒手将一口井搬至倾斜,泉水溢出而饮,村子就叫倾井了。 P+}qaup  
    据说与刘秀走国有关的村还有什么抬头,伴当营, 红旗营,都大营,试炮营,王庄营东谢村,西谢村,和睦井,石槽李家庄等等。 !u6~#.7  
    这么多的村庄,每一个村庄都被打造成了一方演绎的平台,每一个平台都承载着一个刘秀走国的传奇故事,逾越2000年,流转至今。 q'(WIv@  
    于是,这些村庄,就成为了一个个座标式的历史文化载体,彪炳着这一方水土深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RpT_u  
,zXL8T  
#C+Gk4"w  
                                             3 #EHBS~^  
)SA$hwR  
       在东朗月村里,也流传着几许刘秀走国的神奇的传说。 qoZ*sV  
c;U\nC<Y  
    马悬蹄护驾。 A ws#>l<  
    刘秀走国,遭遇敌兵追赶,跑得没了一点力气,放眼四处,一片广阔的田野,地里只有一个农在驶着一匹马地,刘秀请求农救他性命,可农看着光秃秃的土地,无遮无拦,难寻藏身之处。于是就让刘秀趴在刚刚犁开的墒沟里,然后赶马往刘秀身上覆上一犁土,把他埋在了墒沟里面,又把马赶过来进行掩护,将刘秀置于犁前马下罩了起来,马通灵性,知道身下卧着真龙天子,今天它担负着临危护驾的圣神使命,但如何掩护呢,这匹马犯了难,若俯身卧下,就压坏了刘秀,若四蹄站立,就踩着了刘秀,万般无奈,它只好把刘秀身体上方的哪一条后蹄悬了起来,竟然三腿站立着坚持了下来。 Wlg(z %  
V"$t>pAG  
oTI*mGR1Z  
    蝼蛄钻孔救驾。 Sa,N1r  
      一只蝼蛄,看到刘秀为躲追兵,埋身土中,头脸盖着一层厚厚的土,一会就要窒息的,便急急忙忙爬过来为这位真龙天子救驾。刘秀被埋一会儿,正感到胸闷气短,这时一只蝼蛄,忽然拱到他的鼻翼之下,两把尖钳爪差点就夹破了他的鼻翼,他有点恼怒,顺手就将蝼蛄揪成了两截。可这时却觉得胸不闷、气不短了,他忽然明白了,这蝼蛄在他鼻孔前拱了一个通气的小洞,是在特意的救他,不然自己就被憋死了。 TP{a*ke^5,  
  
       不一会儿,一队追兵到来,只看到一个耕地的农夫和一匹马在田间休息,放眼四野并不见刘秀踪迹,就急急忙忙到别的地方搜寻去了
hQL9 Zl~  
    追兵走后,刘秀从土里爬了出来,首先感谢老农相救之恩,再谢马的悬蹄掩护之功。然后他急忙搜寻到那只已经身首两处的蝼蛄,又顺手从附近一棵枣树上掰下一枚枣葛针,用枣葛针把蝼蛄的头和身子串联了起来,蝼蛄竟神奇的被救活了。刘秀承诺道,“我要做了皇帝,让你哪儿饥哪儿吃,碱地随便拱”。可蝼蛄听成了“哪儿稀哪儿吃,见地随便拱”,结果“救驾功臣”竟成为了农家的祸害,千百年来,一只只蝼蛄不断地拱食着农民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而且那里苗稀少,它越是拱哪儿,哪里缺苗断垅,好不容易出了一颗苗,偏偏就被蝼蛄给咬死了。 sxThz7#i)  
    这就是马悬蹄护驾的故事和这蝼蛄钻孔救驾的传说。 puqLXDjA/  
XOqpys  
    蜘蛛,织网救驾: :VN<,1s9p^  
    刘秀走国,敌兵追杀甚急,遇一破庙,刘秀慌忙躲进了破庙中,庙门口住着一只蜘蛛,见真龙天子有难,急忙过来救驾。 CHeG{l)<r  
    这蜘蛛见刘秀已经躲入庙中,立马开始在庙门口吐丝布网,它急急的拖着一条条银丝,上下翻飞,左右盘旋,眨眼间,庙门口就笼罩上了一个大大的蜘蛛网。 MruWt*  
    搜到破庙来的追兵,看到门口圆满完整的蜘蛛网,觉得庙内无人进出,就急急忙忙到别处去搜了。 IJ4"X#Q/  
    危难之际,蜘蛛救了刘秀,本想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封赏,可是刘秀做了皇帝后,把蜘蛛救命的事给忘记了,气的蜘蛛一下子鼓起了大肚子。 $+P v fQ  
%- A8`lf<  
    公元256月,刘秀在高邑(也有说在柏乡)千秋亭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后定都洛阳,开始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x(]s#D!)  
    从刘秀做皇帝,直到现在,都快两千年了,马在站立时,还经常悬起一只后蹄;蝼蛄的头身子的结合部,还是用一枣葛针样物质相连接;蜘蛛鼓起的大肚子,也一直没能平复下去。 "fpj"lf-  
~;eWQwD  
]nX.zE|F  
                           WP]<\_r2  
Y sr{1!K  
HAO/r`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5-28
好文章!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5-29
老路、民俗专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