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8891阅读
  • 2回复

[[原 创]]东朗月村/ 请客(qi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 本帖被 管理员 执行加亮操作(2018-11-27) —
请   qiē)
ubq4Zv7'   
A..,.   
     “客(qiē)”,是村里人对到访亲戚的特用称谓,而对来家的宾朋故交及其他人等,则称客,叫作客人。 *Ey5F/N}$H  
    而“请客(qiē)”,则是人们对正月里宴请新婚姑爷的专用词汇。 K]0Q=HY{.  
    早年间,从正月初九至十四日,其岳丈家整个家族及亲戚朋友,都要依次把新婚的姑爷请到各自家中去吃一顿酒席,这就是村里自古流传的请客(qiē)习俗,有的也叫“请女婿”。 hJ)>BeH0  
    新婚女婿来到岳丈家,那是宾,是贵宾;那是客(qiē),是高客(qiē)。所以,村里人们对“请客(qiē)”就显得特别郑重其事,并演化出一整套相关的礼仪和规矩,历经久远流传,就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乡风民俗。 ]6PX4oK_t  
jQrj3b.NC3  
7.-g=Rcz  
    1、“恭候光临”的具礼请柬 .iDxq8l  
    为表示对新婚姑爷高客(qiē)身份的敬重,要请新婚姑爷到家中赴宴的各家亲族,必须提前约好时日,再请一位儒学先生,工工整整地书写一张“恭候某姑爷光临”的红色请柬,由本户家长署名具礼,并当面递呈至其岳丈家中。以循敬邀“贵宾”之礼节,以示恭候“高客(qiē)之诚意。 ) ?AlQA  
         |sa{!tKJ  
    上图: 旧时请客(qiē)流行的请柬样本 :j sa.X  
m5m'ByX(*  
    2、“敬请光陪”的红纸邀贴 Sk*-B@!S  
    为彰显新婚姑爷尊贵的贵宾身份,每赴请客(qiē)宴席,均需由岳丈家庭的主要成员或近支家族中指派一人,陪同前往,以便随时提供茶酒照料,侍候宾朋礼晤。 }8+rrzMUB  
    因此,东道主在邀请姑爷赴宴的同时,还要备好一个“恭候光陪”的帖子,递到岳丈家中,特邀一人陪同前往。 uU&,KEH  
         2(s+?n.N  
    上图: 当年流行的邀请陪客(qiē)的贴子样本 pI__<  
Cd>GY  
    3、礼请、高迎、恭送的礼仪。 m -{t%[Y  
    至请柬约定的请客(qiē)的时日,还需先派人去登门相请,并引领姑爷前来赴席。 )+' De  
    姑爷来到,东道主和应邀而来的陪席人员均到大门外迎接。 hWzjn5w3  
    席罢客(qiē)归,众人要恭送出大门以外,目送行远,方可返回。 XET'XJWF%  
    一个请客(qiē)的宴席,人们以请、迎、送的一系列程仪,渲染出一个恭敬、热情的待客(qiē)氛围。 d@ +}_R"c  
 8(.DI/  
vY+{zGF  
    4、客(qiē)、陪客(qiē)、敬酒的规矩。 pP1|/f5n`  
    当年,人们的日子虽然普遍紧巴,物质也相当匮乏,但对请客(qiē)的筹划,都相当重视。宴席所需各项物料、食材,都是在春节前的腊月里就筹措完成。 mY}_9rTn|  
    请客(qiē)那天,东道家中,早已请来厨师,备好酒菜。 f^ q0#+k)  
    姑爷驾到,一桌酒席摆上,当年都是木制的八仙桌或炕桌,一桌可坐八人。 H,/|pP.  
    姑爷是客(qiē),众人恭恭敬敬地把姑爷礼让至上座就位,陪同前来的家人坐在姑爷下首,以便随时进行礼仪指导和酒饭照料。 P|rsq|',  
    东道主要特意邀来几个亲友作陪,村里人称为陪客(qiē),待姑爷坐定后,陪客(qiē)诸人才可按辈分高低、年岁大小,依序在方桌两侧和下位一方就位。 F W?zJ  
    酒宴开始,陪客(qiē)众人依次举杯,对贵宾座上的新女婿一一敬酒,一杯杯醇厚的酒水,表达着大家对新婚姑爷的热情与尊重。 $]&0`F  
    酒后上主食。依照待客(qiē)的礼仪,要等姑爷动筷开吃后,陪客(qiē)诸人方可食用,客(qiē)饭饱撂下筷子,其他人也应立即停筷,随即清桌摆茶。 sn|q EH  
    这是待客(qiē)、陪客(qiē)的规矩。 ,34|_  
$Vu %4kq  
iG:9uDY  
    5、见礼、拜年、红包的习俗。 +3@d]JfMh  
    新婚姑爷既是这一家族的新客(qiē),对许多人应是初次晤面。酒饭之后,在领客(qiē)人的指引下,要与东道一家和陪客诸人一一郑重见礼,理清亲族关系,排清辈份齿序,并给长辈拜年。 BE&P/~(C  
     小舅子,小姨子,舅子媳妇等人,在适当的时候,跟新姑爷开个趣味十足的玩笑,让新姑爷掏个红包,也是本地流行的习俗。 (WW*yv.J  
    从初九至正月十四,天天宴请、顿顿酒席,席席上座,人人恭敬。岳丈斟茶陪.聊,娇妻拥衾待寝,这就是新婚姑爷新正月的甜美生活。俗称为“住正儿”。 mPl2y3m%  
    早些年,也曾有一些人,年纪尚幼,还不谙世事,就娶妻当上新郎官,在请客(qiē)的宴席上,也曾留下了不少别有意味的趣事。 t>W^^'=E  
Xx N=vL&m  
/zB;1%m-  
    6、对“请客(qiē)”叫停 P>*g'OK^!G  
    1980年以后,传统的请客(qiē)渐渐地变了味道,请女婿打破了亲族范围的制约,也不再呈送请柬相邀,更是逐渐淡化了传统待客(qiē)礼仪的延续与遵循。 D][e uB  
    没有了遵循与制约的事儿,就会乱象丛生。为了追逐人缘和面子,不论有无亲故关系,有个牵强附会的理由就去“请女婿”。请女婿的人家大量增加,就出现了多个女婿结伙打包一起往家叫,街坊乡邻成群结帮满街陪着吃。 &}TfJ=gj  
    有的姑爷一早被请出来,夜深才能回家。一家接一家,一户连一户,凳子还没坐热,就被下一家强行叫走,一天下来不知要“吃”多少家。你拉我拽,东跑西颠,吃也吃不成,喝也喝不好。 %SWtE5HZQq  
    这种庸俗烦乱的“请客(qiē)”,没有了传统礼仪的严谨与庄重,失去了悠久的历史传承,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钱财,耗费了精力。 k>W5ts2+  
    终于,人们疲倦了,厌烦了。经村民各阶代表一堂公议,全村“请客(qiē)”被叫停,时间已经是1990年了。 w&A &BE^O/  
    “请媳妇儿”的习俗也同时终止。 x2P}8Idg?A  
Pc= S^}+  
3' HtT   
UKIDFDn6_  
附录: kG =nDy  
    当年,正月里请新婚媳妇儿吃饭,称为“请媳妇儿”,不称“请客(qiē)”。 Rnl 4  
    新媳妇儿娶到家,就成为了本家庭的正式成员,既然是自己家的人了,就不是客(qiē),所以请媳妇儿就不能叫请客(qiē)。 GrwoV~  
    正月初二到初八,本家族的婶子大娘,妯娌大姑,和丈夫的姥娘妗子,七姑八姨等亲戚,都要将新媳妇儿请到家中,认认门、熟熟人。在几位女眷陪同下,或饺子、或丸子肉、或豆腐白菜炖粉条,吃上一碗半碗,磕一把瓜子,剥几粒花生,满屋欢声笑语,一大老堆客套话,这就是请媳妇儿。 vcsrI8 +  
    吃完初八晚上最后一顿“请媳妇”宴,初九上午,新媳妇儿就陪丈夫回娘家“住正儿”。 ! 11x&Db  
r*-e~  
y:FxX8S$'e  
yMdAe>@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6
1980年以后,传统的请客(qiē)渐渐地变了味道,请女婿打破了亲族范围的制约,也不再呈送请柬相邀,更是逐渐淡化了传统待客(qiē)礼仪的延续与遵循。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6
微信公众平台--辛集老兵视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内容复代表了您的品质,文明回复,做文明辛集人。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