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7569阅读
  • 3回复

东朗月村 / 筷子·杂谈(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4
筷子·杂谈(1)
D>mLSh  
箸子·筷子
p|((r?{  
;2iZX=P`n  
    村里人一直把筷子叫箸子,直到近些年,称筷子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Fh "S[e  
    追根溯源,箸子才是老祖宗原创的称谓。 U +]ab  
    说到箸子的起源,有说始于大禹,治水途中折树枝取食,因勤奋而发明了木;有说源于姜子牙,受神鸟启示以丝竹试毒,因避邪防恶而发明了竹箸;有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用玉簪奉食,因骄奢与谄媚而产生了象牙箸。且都有一个传说故事为佐证。 yZ 9 *oDs  
    我总觉得,箸子的发明和使用,应该是我们的老祖先学会用火烹煮食物之后,无意中完成的一次伟大创举。 ?YS`?Rr  
    陶锅里煮熟了食物,早已饥饿难捱的人们,瞅着滚烫的食物无从下手,未免心中发急,有人灵机一动,随手从树上折下两截树枝,用其在锅里捞取了一块食物放入口中。于是,一个在华夏大地上产生着无限深远影响的饮食器具,就在这不经意间,砰然问世。这就是“箸”,就是原始的“箸子”。 HCu1vjU(]  
    最终,箸子成为了人们一顿饭都不能离开的餐具,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餐具;从而影响了一个伟大民族的饮食习惯,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习俗文明。于是,一双简单的箸子,就拥有了一个神秘而玄妙的由头。 1$|z%(  
    后来,箸子之所以被称为筷子,据说是起因于江浙沿海地区的渔民,因为渔船出海时忌讳说“住”,随将与“住”谐音的“箸子”以“快子”呼之,并逐渐演化为“筷子”,并得以广泛流传。 UYPBKf]A9  
AL;"S;8  
]-6 G'i?  
    201661日,国际儿童节,东朗月小学,以筷子夹豆、筷子夹乒乓球的游戏,让孩子们体味一双筷子中的趣味与蕴涵。 1>2397  
Li'T{0)1)  
`DwlS!0  
             ``SjALf  
       上图:东朗月小学·幼儿班·筷子夹花生豆  2016·6·1 *~vRbD$q  
V>nY?  
8P*n|]B.'  
         HwcGbbX)  
rf~Ss<  
eAqQ~)8^  
     上图:东朗月小学·1—2年级小学生·筷子夹乒乓球  2016·6·1 +)Ty^;+[1  
^v},Sa/ot]  
    手举指动间,规划出一个方向与目标:举手投足处,体现着一种理念与通达;筷子灵动时,彰显着一种机智、敏捷与聪慧。 pM=vW{"I/  
    东朗月小学的师生,把这次筷子游戏的感悟告诉你,筷子不仅仅是餐饮用具,它还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思考、民族文化的守望与启迪。 [bcqaT  
:!/}*B  
    或许,筷子在简易的表象之内,确实隐蕴着一份让人不易察觉的高深道藏。不然,怎能够历尽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世事沧桑、而得以如此广泛而久远的传承呢。 ;(afz?T  
    今日午餐,我问六岁的小孙女路茲茱“你知道什么叫箸子吗?” “筷子呗,”小孙女未加思索地回答道。看来这民俗知识真是童叟尽知。   Rl(b tr1w  
L}9 @kjW  
|\ ay^@N  
     LD NpEX~  
请继续关注下一篇,筷子·杂谈(2)《民俗中的筷子》 ^;2L`U@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2-04
欣赏了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12-04
  
微信公众平台--辛集老兵视线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12-06
谢谢各位浏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