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42182
-
- 注册时间2009-10-21
- 最后登录2024-01-21
- 在线时间1359小时
-
- 发帖97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辛币141
- 威望2054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Jmln*,Ol7 “我与都市报的故事”获奖名单 F1@gYNbI, 一份份真切而温暖的记忆,唤醒都市报与你我的美好时光。为加强读者互动,强化读者黏性,自3月30日起,《燕赵都市报》推出“我与都市报的故事”征文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截至6月15日活动结束共收到数百篇热心读者来稿。很多读者朋友表示,都市报陪伴自己20余年,读报、剪报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文中,大家分享了自己与都市报结缘的心动瞬间,讲述了与都市报互动的暖心故事。 Xm7Nr# 本报评审小组经过认真评选,最终确定了18篇获奖作品。 T/%s7!E 一等奖(3名): OG_2k3v 《人生遥远,“青园”不远》(刘世芬) 3
*o
l 《一路情缘》(张建峰) w*})ZYIUT 《痴心不改,最爱还是都市报》(孙文兰) lW,rzJ1 二等奖(5名): }5RCks;)* 《托起一片雪莲花》(刘耐岗) cTKj1)!z?X 《像益友、挚友,我们一路同行》(高建雨) Q<y&*o3YF| 《相识24年,热爱一如既往》(孔大龙) _fH.#C 《我与都市报的26年情怀》(王德彰) N'fE^jqU 《青春相伴26年》(杨彦朝) .1yp}&e# 三等奖(10名): pP&TFy#G+' 《我的文墨先生》(张岚) uC>X;<^ 《小幸运》(周晓峰) =NH
p%| 《都市报与我的书屋》(张吉响) 1RtbQ{2F; 《26年的挚爱与坚守》(李忠勇) [Ng#/QXk{ 《纸媒有寒冬,但没有休止符》(陈富生) Og`6>?>97 《我是都市报的“家里人”》(信宝忠) Ksq{=q-T 《花钱与花心思》(赵同胜) +fd^$Qd%K 《文学引路人》(谢金星) >
dJvl | 《我对“互动”栏目的怀念》(陈红旗) RNyw`> 《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董天恩) T(<C8 读者的热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耕耘,在与千万读者的共同守望中搭建起燕赵儿女的精神家园。 zkdyfl5 (因版面有限,部分读者朋友的来稿最终未能见报,敬请谅解。) )w8h2=l G<C[A
r@3VN~
Tsez&R$k 都市报与我的书屋(875字)
5PPV`7Xm9 张吉响 -*sDa6L 2022年5月31日二版 /\-qz$ Ojx1IL k,xY\r$ 7P`|wNq 《燕赵都市报》,一纸风行燕赵。自创刊起,我一直阅读都市报、关注都市报,以前看的是纸质报,现在则是电子报,都市报陪伴着我走过了长长的26载岁月。 R}Ih~zw 我开着一间小小书屋,所以特别关心书店报道。2014年,都市报曾以《保定80岁的老李和他“茂盛”的百草园书店》为题,报道了李忠恕开书店16年,在10平方米小屋里传播文化、书香满城的故事。这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在不断的学习中,我的书店慢慢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8Ud
&o 2016年,都市报记者李保健亲临我的小店采访,在都市报发表了专稿《书香飘小城》,全面介绍了我的书店。2017年,都市报发表我的文章《我与书结缘的一生》。唐山市李运胜读后,继之于都市报发文《张吉响的价值取向》,文中这样赞扬我:“一位古稀老人,仍在守望书店,依然信心满满地秉持着他的初心,我赞叹,我敬佩!”此报道让我和李运胜交了朋友,相互学习成长。今年3月3日,都市报发表了关于我的书店成长的文章《33岁的书店:燃火传薪五寻楼》。在此期间,我结合书店经营,也写些小文章,阐述自己所感和所思,如《写着对联办书店》《微信牵着你和我》《我读初中那几年》《老伴和她的同学们》等等。 9HlRf6S 今天,我的这间书屋走过了33载,已成为辛集市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的一方文化。我竞拍购得的书店大楼高大、宽阔,面积800平方米,5万余种图书装满两百余个书架。店堂幽雅明亮,厚重悠远。中央平台的图书错落有致,高雅整洁。读者选书一目了然,简捷方便。 R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