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的首个周末,河北辛集市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在为一件事情忙碌着,那就是:还鸡蛋。 n-M6~
!1R?3rVQS
2010年1月5日,“辛集政府机关10年吃掉30吨鸡蛋”事件被曝光后,辛集市委责令涉事单位和部门,必须在2天内将鸡蛋折款归还。 `$1A;wg<
/7Sg/d%c
送鸡蛋的账本,是村民4年持续上访,要求村级财务公开之后的结果。 3n7>qZ.d
U~yPQ8jD
而“吃过泊庄的鸡蛋没?”这句话,已经成了最近河北辛集市最为关注的政治热词。甚至有人将其称为“鸡蛋门”。整个事件颇具样本,折射出的问题,是此前饱受诟病的农村财务监管漏洞,再次对乡一级政府农村财务监管敲响了警钟。 0AWxU?$A4
5g-1pzP9
养鸡村的审计风暴 "B__a(
],!}|
“鸡蛋门”源起泊庄,这里是冀中平原上一个偏远的村庄,相距省会石家庄90公里。 }o!b3*#
a] c03$f K
泊庄村是个大村,全村1615户,5300人。上世纪70年代末,全村开始养鸡。直至90年代,全村养鸡数量140万只,达到最高峰。泊庄自发形成鸡蛋市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村”。 *y<eK0
cLL2
'
原泊庄村支书马占午记得,2008年,全村存款超8000万。“泊庄的存款占了全乡的3/4”。 7CR#\&h`
,ov$`v
养鸡让泊庄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村民们都盖起大院,出手阔绰。而养鸡也让泊庄之后遇到了种种麻烦。 uaP5(hUI
?H_@/?
致富后的村民开始逐渐关心起村里的公共事务来。虽然这些所谓的公共事务有些鸡毛蒜皮,但这后来竟然成了整个村子的一个大事。大约1995年左右,关于集体财产去向的议论开始浮现。 -:_3N2U=+
{f4jE#a>v
当时村民们纠结的问题还停留在,收上去的钱是怎么花的。 b)Nd}6}<?
_X?_|!;J
直到2005年,村民刘铁链公开站出来反对当时的村支书马占午,要求公开村财务,“给全村5000多口人讨个公道”。刘铁链现年70,高中文化程度,算得上村里的“高级知识分子”。 SbUac<
bvB7d`wx
因为村财务公开引起的村里纠纷可大可小,2005年8月,广州番禺区鱼窝头镇太石村,因为村财务审计出现纠纷,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当年,国务院出台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村政村务公开透明”。刘铁链说,这给他增加不少底气。 sqh
IKw@
C~>0K,C0^
当时,村支书马占午对于村财务公开并不以为然,他答复说“村里每年都公开财务,‘乡一份,村一份’,还曾多次受表扬”。 63\
CE_p
q/*veL
但村民们并不认同。村里确有公开栏,但从没真正公开过,“上面就一两句,这个月用了多少钱,但这些钱怎么用的、用到哪里去了,并没有详细账目。” 3:WHC3}W
)UU`uzU;u
最终,财务公开不了了之,却把一帮村民聚在了一起,他们决定上访,理由很简单,就是财务公开。 fI;nVRfp
<Sd ef^
他们去了两趟辛集市,两趟石家庄,一次北京。五次上访回来,四年时间过去了。 <Af&Q
0J
R$u1\r1I
上访最终导致了村支书马占午的下台。但这并没有直接解决村民们对于财务公开的要求。不久,随着上级中里厢乡新党委书记的上任,泊庄村的财务终于得以审计。 ] rqx><!
F7C+uGTs
但一个黑幕却逐渐被揭开,那就是村里存在多年的“鸡蛋公关”。 u8?$
W%eW
4Hf'/%kW
抄历史旧账 g ;
-3
XLi
wE$:t%
2008年底,中里厢乡新党委书记刘士民上任。刘铁链等村民形容这是一个“开明”的官员,因为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村务公开。 Jb> X$|N'%
~5|R`%
刘士民跟村民们说,“我和你们村的经济没有任何瓜葛,你们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我既不捂盖子,也不揭伤疤,该怎么公开,就怎么公开。” P*;[&Nn4
\anOOn@
“既然村民有诉求,那就正视它,找出问题的症结。”刘士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9wfE^E1
3%9XJ]Qao
2009年1月底,在中共中里厢乡党委的支持下,泊庄村成立临时“民主理财小组”,刘铁链任组长。根据刘的要求,中里厢乡党委同意审计泊庄村上一届班子的财务状况。 ?Mo)&,
__
|a7Kn/[`,
与此同时,泊庄村“民主理财小组”获准审查泊庄村1995~2005年的账目。 = =pQ
V[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