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凝聚语言精华,饱含历史积淀,反映一方风俗。生动有趣的辛集方言更在生活中制造了无数的笑料,大可叫金斗、蔡明之流抖出无数的包袱。然而,真正由方言引发的经典逗趣故事,多在民间。本文的几个小故事就采撷自真实的生活中。
' :g8a=L UYW%%5p? 1、方言平息了群殴
j:"+/5rV8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大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暴烈脾气,除众志成城地闹出举世瞩目的“六四”事件外,还在各自的学校呼朋引类,大打出手。1988年的某一春日傍晚,在省内某著名大学的足球场上,该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的两帮学生皆手持砖块、目中喷火,一副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可谓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G(
JvAe]r vxUJ4|Qz 到底是天之骄子,打架也要做到师出有名。大战之前,双方领头人各自站在队前,言辞激烈,滔滔不绝,历数对方罪恶,大有诸葛亮骂死王朗之势。情绪激动之余,一方骂出了一连串的方言:“别觉着你鸡巴怎么格喱,我们草鸡你?”
Q}^
n {-^>)
iJqt 多么熟悉的声音啊,另一方立即用辛集方言针锋相对:“你是他妈哪儿的,这么邪?”
(sS[F-2R7 “我是她妈束鹿的,你敢炸刺儿?”
}E]`ly<Z “我也是她妈束鹿的,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C@pDX>~2=b “我是位中毕业的,你是哪儿毕业的?”
Il2DZ5-
) “我是束中毕业的,还打个什么劲啊?”
`PSr64h:D 真是巧他爹打巧他妈——巧急了。老乡见老乡。于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寒暄、喝酒、好朋友。
-kES]P?2 Y((z9-`
由此想到现在辛集社区时常出现的不理智骂人现象,是多么的不应该啊。我们多是成人,为何要相煎太急呢?更主要的,看在同说一种方言的分上,乡里乡亲,有什么事情不能化解呢?
+6*oO| *u>2" !+Ob 2、木答湿(“木”念2声)
lk \|EG 哈根达斯可是百里挑一的美人,身材苗条,面容娇好,顾盼生情,人皆倾倒。现在,她事业有成,在亨盛小区门口买一把青菜都是桑塔纳2000代步。10年前,她结婚的时候,骑得是有横梁老式自行车。婚后不久,在娘家小住几日后,她哼着《甜蜜的事业》到婆家。婆家就在村口,正是农闲时节,男女老幼济济街头,争睹新媳妇芳容。哈根达斯看到这么多人翘首欢迎,倍感激动。猛刹车闸,快速抬腿下车。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的夹皮鞋甩出了10米远,落在道旁的麦地中。可怜的美丽新娘低首环顾四方,众目睽睽之下把自行车就地放倒,单足格登到麦地穿好鞋,无限羞涩地返回。其尴尬之态足以让最无情的人柔肠百转,怜香惜玉。旁边一位当家子大娘善解人意,对着人群说:“别看人家了,看得怪木答湿喱。”美丽的哈根达斯再一次展示了她的无边幽默,她回答说:“没事儿,没弄湿,就是沾了点土。”
f<xF+wE UL;d H 直到现在,对着哈根达斯,谁也不能说“木答湿”这三个字,一旦不小心说出来,她会追得你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NX[>j @_Aqk{3 枭雄曹操曾对西川使者张松说出“庶儒怎敢揭吾短处,推出斩之”之语。常人更有此心。可见“揭人不揭短”,君要记牢啊。
V J){@ ^4Tr
@g#]" 3、“姑丢”
&|%z!x6 f 辛集人把蹲着说成“姑丢”。“姑丢”着吃饭、“姑丢”着唠嗑等等,说得那样自然。有的人却“姑丢”着偷懒,社区中的进进出出就是这样。进进出出在某大型企业炊事班工作。每天饭前,巨大的厨房里,煎炒烹炸格外忙碌,鱼肉菜蛋由生变熟,大家忙活得热火朝天。可进进出出这家伙生性懒惰,看到没人注意,旧病重犯,跑到笼屉后又蹲下了。炊事班长勇者风生气了,心想,看我怎样治治这小子。于是,高声召集大家暂停工作,用巨大的嗓门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听好。”
}CsUZ&* & h?.6e9Y4 进进出出顿时来了精神,耳朵伸出大长。
tH5f;mY, 班长接着说:“我们厂长家大公鸡下了一个蛋。”
m{mK;D
进进出出百思不得其解,忙问:“班长,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pl:Os 班长目视进进出出,道:“是啊,下蛋以后。公鸡还叫唤呢。”
dS0G+3J&+E 进进出出问:“怎样叫的?”
00U8<~u 班长模仿老母鸡格答格答的叫声,大声说:“姑丢、姑丢、姑丢— 姑丢—。”
\>cZ= 2c5>0f 众皆笑倒。进进出出“姑丢”的外号臭名远扬。
9XT6Gf56 TMKemc
i 可见,在工作中还是勤快一些的好。
[ 此贴被晨曦草原在2006-04-15 17:2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