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609阅读
  • 13回复

“清官店”村名源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5-26
— 本帖被 幽幽清泉 执行提前操作(2007-06-15) —
[font=宋体]“清官店”村名源来 <T|3`#o0  
   辛集市“清官店”村名的由来,是与明束鹿知县盛颙的勤政为民的盛名分不开的。 EGF '"L  
   盛颙,字时望,江苏无锡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初授河南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得罪权奸石亨、曹吉祥,忤逆圣上。于景泰八年、天顺改元(1457年)被贬谪为束鹿知县。上任伊始,除旧布新,简政汰冗。他一天就为数百人决断了遗留案件,而且人们都说断案公道。当时,束鹿徭役苦乐不均,盛颙为此立“九则法”,即户按丁(十六至六十岁的男人)、粮(地亩)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九或九的倍数)”,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两赋之外不再征敛一粟一铢。同时,鼓励、帮助县民发展农耕,扶贫济困,关心教育,深得民望。在任一年多点,其母亲去世,欲回奔丧,全县老幼拦路挽留,哭送至郊外。天顺四年(1460),守丧期满,恰巧接替他的那位县令去世了。县民四处呼吁,直达朝廷,要求旧侯盛颙复任,皇帝降诏同意。县民欢呼雀跃,夹道欢迎。复任后的盛颙,清正廉洁,曲直分明,了断官司,用典准确,同时善讲道理,以理服人,一时清名远播。深县、安平、深泽、晋县、安国等邻县的老百姓,听说后也纷纷来束鹿大堂讼事。盛颙总是婉言劝慰这些外县百姓还是回本县诉讼。这些百姓说:“我们虽然不能像束鹿人那样受到您的润泽,但仁爱是不分彼此的,您若不给我们断案,就请您送给我们几句话也好啊!”盛颙看到邻县百姓如此信任他,只好开堂审案,为他们了断官司。后来,盛颙为了使邻县百姓有诉讼不再跑更远的路,就在束鹿县最东北角的一个车马店设点断案,每月逢五排十都到那里去接受邻县百姓的诉讼。邻县百姓感其恩德,纷纷搬到车马店周围择地建屋住下,逐渐形成一个小村,并起名为“清官店”。 76h ,]xi  
    盛颙在束鹿政声日隆,有民谣赞颂他“清如水、明如镜”,很快传到皇帝耳朵里,天顺八年、亦即成化元年(1465)盛颙升任福建邵武府太守。县民为了纪念他,建立了一座“后思亭”。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5-26
看斋主的帖子,总会有收获。因与清官店相邻而居,所以对此也很关注,一读再读,收藏了!盛颙办案,有没有细节的传说?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5-26
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清官太少了,所以人们怀念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05-26
是的,现在“后思亭”也没了踪影!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5-26
引用第2楼栀子花盛开于2007-05-26 07:19发表的  : 0r] t`{H  
看斋主的帖子,总会有收获。因与清官店相邻而居,所以对此也很关注,一读再读,收藏了!盛颙办案,有没有细节的传说?
<#y[gTJ<'>  
盛颙第二次知束鹿时,有姓田的兄弟二人,为财产,十年纷争不断。他俩都认为知县大人可信,于是告到县大堂上。盛颙不辨他们谁对谁错,却给他们讲起了古人的“兄弟之义”,最后说:“你们都信任我,都以过去的老朋友待我,可是你们兄弟之间却不能像古人那样,我如何敢当?”兄弟二人幡然悔悟,又搬到一处过日子 了。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5-26
谢谢斋主!还有没,请多讲一些,在洗耳恭听哦!
我裤我裤我裤裤裤
我甩我甩我甩甩甩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5-26
知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