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Xp0b7
《辛集市志》疏误一例 (4256字) !yU!ta
Q
——关于“诗洋画海金束鹿”溯源 张吉响 SoeL_#+^W
km,}7^?F0r
内容提要:这是一篇关于“诗洋画海金束鹿”的溯源文章。通过追根问底,说明市志编写应当十分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确切时间,不可简单粗暴,仅凭想象臆断而为,造成以误传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I&Q.MItW
关键词:辛集市志 诗洋画海金束鹿 疏误 CT+pkNC
8.HqQ:?&2t
当今,“诗洋画海金束鹿”是河北省辛集市一张辨识度高、气质非凡的城市名片。简单明了,朗朗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其平实独特的语言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既饱含着商业文化的传承,也展示了城市乡愁记忆,更留存了物质文化遗产。短短七个字,言简意核,字字真切,全面而简约,融辛集文化和辛集历史于一体,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辛集市无比迷人的色彩。 ^$f}s,09
辛集市原名“束鹿县”,1986年设辛集市,撤束鹿县。辛集市升格为县级市,有着独特的地位,直接由河北省委管辖。 7].
tt
“诗洋画海金束鹿”究竟是怎样产生,怎样广泛传播开来的呢?《辛集市志》是第一来源地,应该是最权威、最可靠的原始出处。1986年版《辛集市志》,将“诗洋画海金束鹿”归结于第六编“社会”第六章的第一节“乡土谚语”专栏,见第该书970页。谚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诗洋画海金束鹿”归结为谚语,可见其深远意义。《辛集市志》“乡土谚语”所列谚语共计23条之多,而第23条,则是“诗洋画海金束鹿”。 jCqs^`-
《辛集市志》谚语“诗洋画海金束鹿”做了如下255字的解释——“新中国建立后,束鹿县的群众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文艺创作,特别是民歌创作蓬蓬勃勃,涌现出许多农民诗人;街头壁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涌现出许多农民画家。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省文联曾于1958年在束鹿县召开了文艺创作现场会议,1959年束鹿县又与昌黎通过河北电台赛诗,束鹿县新民歌、壁画在各级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引起了震动。《文艺报》记者闻山(尹一之)于1959年来束鹿县采访,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新闻。从此,束鹿县群众文艺创作饮誉全国。‘诗洋画海金束鹿’也成为一条乡土谚语。” dDbPM9]5
这里的“诗洋画海金束鹿”解释,既明确而又含糊地告诉了读者,《诗洋画海金束鹿》是如何产生的。笔者说其明确,即是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说其含糊,是说其缺乏具体明确的时间 。 [_*%
笔者通过认真分析认为,此255字所述谚语,需要商榷的有三点: /f~V(DK
其一是,1958年,束鹿县与昌黎县举办了赛诗会,具体时间是1958年12月31日(除夕)。所以此次赛诗会应是1958年,而非1959年。
YqX/7b+
其二是,查寻《人民日报》,1959年从没有发表过题为《诗洋画海金束鹿》文章,其它时间也没有发表过此文章。当然也就没有所说的头版头条了。 ?&EP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