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五大领域,这些领域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学科优势,还展现了其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升级中的创新实力:
🏗️ 1. 水利工程与土木工程
·核心技术突破:
在水利工程领域,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发的“矿井排风余热送风加热设备”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解决了煤矿余热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难题,已在河北、河南等地20余个矿井应用。
·土木工程方向聚焦固废资源化利用,如“采选冶固废制备土木功能材料”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开发了覆盖全粒度固废的高性能化技术,形成国家/行业标准1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社会服务:成果直接应用于南水北调、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
⚡ 2. 新能源与储能技术
·研究方向: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材料优化、风电场规划与运维技术、生物质能发电;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如Li₂ZnTi₃O₈纳米复合电极)、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
·代表性成果:
◇唐好庆团队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获20余项专利,技术转化后与金力新能源合作开发动力电池隔膜;
◇张昌建团队研发的“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技术”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于120余个项目,新增产值31.3亿元,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 3. 环境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
·固废与污染治理:
◇王长龙团队开发的“采选冶固废制备土木功能材料”技术,实现采矿、冶金固废的高附加值利用,授权发明专利60项,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张志晓团队研发陶瓷膜与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用于污水处理及污染物降解。
◇污染机制研究:汪庆团队发现离子液体促进抗生素耐药基因环境传播的分子机制,获自然科学三等奖,为环境风险管控提供理论支撑。
🧬 4. 生物医药与健康技术
·肿瘤诊疗创新:
◇田丰团队“多组学人工智能算法的肿瘤诊断与药物筛选”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筛选出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开发抗癌先导药物“玫烟菌素”,应用于40余家医疗机构,开辟肿瘤治疗新路径。
◇兽药研发:石玉祥团队针对奶牛产后疾病创制防控方案及新兽药,降低奶牛死淘率,支撑河北省千亿级奶业工程。
⚙️ 5. 先进材料与装备制造
·耐磨材料与装备:
◇邢振国团队“双金属复合耐磨材料”项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突破复合界面技术瓶颈,成果在邯钢集团等43家企业应用,提升高端装备寿命。
◇郑立允团队研发稀土永磁材料绿色制备技术,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销售额近5000万元。
◇材料设计:常涛团队开发离子液体催化剂,推动CO₂捕获转化和生物柴油制备。
📊 科研领域概览表
(略,请自己到360个人图书馆搜寻,题目同)
💎 总结
·河北工程大学的科研布局紧密围绕 “国家重大需求+河北产业升级” 双主线:
·传统工科优势领域(水利、土木、材料)持续领跑,近三年蝉联河北省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级项目与专利数量显著;
·新兴交叉领域(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技术)快速突破,如人工智能肿瘤诊断、锂电材料等技术达到产业化水平;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船重工、邯钢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近五年科研经费超500万元/团队。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省级平台(如河北省稀土永磁材料工程中心),深化在绿色能源、智慧城市、高端制造等方向的创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