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0513
-
- 注册时间2010-10-01
- 最后登录2017-07-26
- 在线时间97小时
-
- 发帖55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辛币36
- 威望725
- 贡献值0
- 交易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aSkH<5i`v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W_8N?coM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8
RA:@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_8P0iC8Zg#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YzNSZJPD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j| ^ZuI+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p
"\Z@c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h4I
aM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bz <f u 2+m%f" <F{EZ Ii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i0~ CB]#`|f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T{<riJ`O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R\?`8Orz 体 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Zn0e#n 3、长方形: p#go<Y#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V{+'(<SV 4、长方体 Q'>pOtJG*J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pyJY]"UHVE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O*\}6:S (2)体积=长×宽×高 V=abh E<]O,z;F 5、三角形
T)?:q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agp`<1h9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h fZY5+Z<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eadkj#;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la+RK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q76cx 8 圆形:S面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gqJSz}'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589hfET (2)面积=半径×半径×∏ ia6%>^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4+I @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P|*c7+q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tJQ75Hwv (3)体积=底面积×高 P'MfuTtT&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7uQiP&v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_BQ@5NK N@6+DHt (?4m0Sn>#h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H3CG'?{ _ .
5*5S[ 和差问题的公式 yq]= +X>( (和+差)÷2=大数 pY]T32 (和-差)÷2=小数 WR,MqM20 9K,PT.c 和倍问题 Zawnx=
和÷(倍数-1)=小数 kCRfO}wt3 小数×倍数=大数 nI]8w6eCV (或者 和-小数=大数) (dmLEt 0vR
gmn 差倍问题 &8$Gyu 差÷(倍数-1)=小数 }@6ws/5 小数×倍数=大数 A{X:p3$eN (或 小数+差=大数) "sh*,K5x| bl yU53g 植树问题 7vZtEwC)n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0P i+ (X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Z
Ea31[@B[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B$, 全长=株距×(株数-1) @
>_v/U' 株距=全长÷(株数-1) pZHx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p?rh+0wgX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J(._K 全长=株距×株数 |iSd< 株距=全长÷株数 F#Y9 @E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PgHe;^?j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r+_Y/ 全长=株距×(株数+1) 5argw+2s4$ 株距=全长÷(株数+1) 4:wVT
;?a tZ
\e:AAi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v_^>*Vm*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2[}
O: 全长=株距×株数 U1nObA 株距=全长÷株数 5XtIVHA@{ C)Ep}eHjf_ 盈亏问题 fSc)PqLP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7dX^oH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t@r>GHO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WMI<w~_ ~(
aMKB 相遇问题 !y_4.&C{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i_YrTp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x9\z^GU%H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iZT4`Ejf eLF xGZ Z 追及问题 69< <pm,m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u|(;SY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pY.R?\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r^fX=X>' Kcl~cIh7 7 流水问题 [~_)]"pU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M18> %zM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l8;xe`{f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7]sRHX0o%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Z:eB9R#2y JX!z,X?r4 浓度问题 |xYr0C[Pq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FrUj>i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aV])(Wm>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1?I_fA}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DJj YF8;s4 利润与折扣问题 oD<aWZ"Z 利润=售出价-成本 p.@kv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qh~wK J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6sjd:~J: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0L.,T~g+[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cvOCBg38BH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F-R5Ib-F*A (E(J}r~E 长度单位换算 )O+V ft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L_u
X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ElK8 1厘米=10毫米 !%X~`&9
NW]zMU{c 面积单位换算 nIZ;N!r=i 1平方千米=100公顷 'k'"+ 1公顷=10000平方米 -A]-o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t?Ku6Z'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8'3K~E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Dxvizd>VU JsP<etX 体(容)积单位换算 pSa
pF)1>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aBf.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A4{14Y;? 1立方分米=1升 6&* z 1立方厘米=1毫升 ) KvGJo)(" 1立方米=1000升 ]?S@g'Jd0Q d!57`bVOd 重量单位换算 A_8Xhem${ 1吨=1000 千克 &ci;0P#Q 1千克=1000克 Ql#y7HW 1千克=1公斤 m3#rU%Wj /aV;EkyO, 人民币单位换算
l6_dVK;s 1元=10角 5]f6YlJZ 1角=10分 iHa:6 1元=100分 R<djW5 ()f wE~&Y?^ 时间单位换算 i 1dE.f;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CH9Psr78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lCwV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x3AAn,m8 平年 2月28天, 闰年 2月29天 )B*D\9\Z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CKE):kHu 1日=24小时 1小时=60分 Q6PaT@gs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MD9 8N{+[| je;C}4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bRKJPU9) Uc%kyTBm1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e@h(Zwp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nq$^H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h-.xx4D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g{6FpuA|0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t}1$H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56JxHQu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Lm&BT)*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8&Md=ZvK`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l4bLN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LA]UIM@ Y~TD)c=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i2P:I A|@ '2z1$zst,#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lb_du2: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V}c8 P|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E]O/'-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A=yj@o$xN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t7-6A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8 /vGA=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lxsn(- j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Z8qd{.$q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O\J{4EB@.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Uee(1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mV'-1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s3-TBhAv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Y6 <.]H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t p<v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O2qy[]km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K>2M*bGcp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6n A/LW\x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d'sv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WhT5NE9t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iV5S[uy72.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EvYe1Y-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SF8D`3 23 角边角公理(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L3 b+r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0fJz[;dV>n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pHv<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1
,7 全等 :y.~IQN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ncN)E/@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Y'y
yrn}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e)`Cv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8|L;y[v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RK;kdZ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7!F -.kG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Dab(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KwHlpW* 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SQSU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w2H^q3*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V_3K(
(P6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IHFme@^ 一半 _I?oR.ON33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H-,p.$3}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bDz}|\AN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y[{}124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6Vgxfic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7v&>d,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 G\
z5Ue* 平分线 j=dGNi)R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8kLHQ0pmu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x,NV{uG$n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 yGY:EvH^? 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oTJ^WePZQ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V]Rt[l] 即a^2+b^2=c^2 "c.@4#/_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
|b4f3n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s^> >]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T' =6_?7K4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WES$B7y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TXfi'\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At.
nlss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yUjkRT&h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RkZyqt
@+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u4'*[o\t 55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cJE4uL< 56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TT@ 57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p:Z(zU 58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MW
v(/_b 59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z3c7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Y{qdQQ}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0s %F:V}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8 =oUE$9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p`2Q6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g?ox{Hol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vAx9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b)÷2
]JR2Av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EQtY b"_ 68 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
'!D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5?Ukf$)x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 F%f)oq`B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MTip4L W9 71 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_lDNYpv 72 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 cT5BBR 对称中心平分 *X5<]{7c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p\P)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Kzx`
E>,z'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UHgW-N"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_X`i[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Pcjrv:0$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Wj
BH2 v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7,s5Gd-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Hqtv`3g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LAFxeo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9[> _+40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Qm_lN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Ft^X[5G4L L=(a+b)÷2 S=L×h <naxpflom0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 Jcy+(7lE)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b)/b=(c±d)/d iA<'i8$P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n(b+d+…+n≠0),那么(a+c+…+m) %'uei4 /(b+d+…+n)=a/b R=<%!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 /|8rVYSs 比例 ix hF,F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 Ic
zMf% 的应线段成比例 4T]A!
y{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 J4x|Af p
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Y(u`K=*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 hSz_e
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C5m#v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 VAo`R9^D#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ce[
Maw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N2!
'c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xF!3GGms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D*>#]0X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Gs\D`|3=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 QHxo
f
7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z=TOGP(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
H$V`,=H 比都等于相似比 |- <72$j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7T s>8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T`bUBrK6g`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 )5NWUuH 5 余角的正弦值 zR4]buHnE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 ik](k"1{ 余角的正切值 l"1*0jgBw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f/QwXO-U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D\Y,2!I 103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T#jBqe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n[B[hAT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W&k@p9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gFd*\Dk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S17;;w0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 |c>.xt~ 的一条直线 9}_'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c^r WS&)P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i;atYltEJ2 111 推论 1 Zoy)2E{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e78xtA{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8Vn[}]"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X~cdM1z? 112 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6L;
]5)#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cm0$v8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aJO5&w<T 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0dgkJ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 AhkDLm+ 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eO>> ~Z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yD Jy'Z_F{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 "Zy:q'`o 所对的弧也相等 @?jtB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 jK".iqx2L 是直径 ~
0h@p4
119 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CpB,L 直角三角形 *+XiBho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 I$ R1#s 角 +/bD9x1H 121 ①直线L和⊙O相交 d<r hQ}_(F_H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s(?%A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z%1e>`\E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 (d/!M
n6L 线 (I`lv=R"j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A2ufET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v-O 4Pk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q65]bs4M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 *\@RBJGF 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v
h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JVGTmS[3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cF_`QRtO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8r$b/6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Dlpmm2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 J$PlI 段的比例中项 G3 |x%/Fbp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 =XtQ\$Pax 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9)8Cf%<(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 'N^*, 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5p,m6G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7n?yf
_je 135 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N.D'`t,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puLgc$?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r\cY R}v 137 定理 把圆分成n(n≥3): Fv*QcB9K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9Z }<H/q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 _%e
r,Ed 的外切正n边形 9|3sNFGX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S dN&%(ZE 139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W/3sJc9 140 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EDuH+/:n 141 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vvG"rU 142 正三角形面积 √3a/4 a表示边长 @q`T#vd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 %|%eGidu 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5dhy80|g]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0@[*~H0{n 145 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NMQG[py!f 146 内公切线长=d-(R-r) 外公切线长= d-(R+r) MsBm0r`a r
\[|'hA IMncl=1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I:HrBhI)wP r{B28'f[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4AKr.a0q
2;j<{'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usjN-I
L a3-b3=(a-b(a2+ab+b2) "h #/b}/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N:CQ$7T{ j |a-b|≥|a|-|b| -|a|≤a≤|a| ?"^{:~\N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dxm|F98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lSBR(a<\y [?hvx} 判别式 p_
f<@WE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Y~~C J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 <xE0<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MN8>I=p V1,/qd_ 三角函数公式 &CcW(- g*(z.
两角和公式 '9=b@SaAj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LuHRB}W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xq$ygg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aj;(Z.p)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a]Pw:lT SQhVdYU1' 倍角公式 fL#r@TB-s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7r50y>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6WG 0w:
3/WO 半角公式 q7<d|s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BU4IN$d0Po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OR*JWW[]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GR*d{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3HBh
3p5 vcsSi%M\U 和差化积 +q;{%3C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f,F1k9-1!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hv?T}E sinA+sinB=2sin((A+B)/2)cos((A-B)/2 W/%hS)75 cosA+cosB=2cos((A+B)/2)sin((A-B)/2) "M@&*<S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 Z-
*a ctgA+ctgBsin(A+B)/sinAsinB - ctgA+ctgBsin(A+B)/sinAsinB K a&
2>F 1r};cY6 某些数列前n项和 PO
8Z2"WI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3^Ks_ 2+4+6+8+10+12+14+…+(2n)=n(n+1) 13+23+33+43+53+63+…n3=n2(n+1)2/4 Z#B}#*<C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EE'xh-zD 1*2+2*3+3*4+4*5+5*6+6*7+…+n(n+1)=n(n+1)(n+2)/3 j
RcE241 3y+~l
H: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U[|5:qWs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Ep;i],} 3tCTPZy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 (a,b)是圆心坐标 gL-kI*Ra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 D2+E2-4F>0 tjwnFqI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kz1#"8Zd! D(;+my2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a<UKh:A[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t<
&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wViTMlq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o[}Dj6e\t M.6uWwzQR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公式 s=1/2*l*r x.Egl4b3 -KV
,l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r:!R~R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i<z{0C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FZO&r60$E R<Mc+{*> 4I$Y"|_e
|